时间:2025-04-08 16:23
2025年4月7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山西省某学校原校长截留、套取学校食堂膳食经费案查处详情,并披露山西整治“校园餐”腐败已处分1994人。人民日报报道称,查处该案源自当地开展的“校园餐”专项整治行动,汾西县纪委监委办案人员发现,该校食材入库斤数与票据严重不相符,经进一步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学校向有关部门报送的膳食费用与实际花销存在差距,该校负责人利用制度漏洞谋取个人私利,除了截留、套取、挤占食材费之外,还存在食材以次充好、菜品以素代荤、结余食材去向不明等情况,该校负责人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依法审查起诉。
报道介绍,在全国层面,各地纪委监委近年来也加大了力度进行“校园餐”专项整治,如吉林长春某小学校园餐回扣腐败案中,配餐公司从校园餐费里克扣了70余万元用于向时任校长、后勤主任的负责人行贿,有关部门对涉案人员进行依法处理。
据悉,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发布公报明确,今年纪检监察机关将深化“校园餐”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今年3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审计方面已整改问题涉及资金40.39亿元,完善制度248项,处理处分1200人。
确保校园食品安全的基本保障,在于让每一分伙食费都吃进学生嘴里。农村学生营养餐工作不仅体现了“应查尽查、凡查必严、严肃问责”的治理原则,更反映了中央对此类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注。近期,国内部分地区发生的霉变食品流入校园、变质肉类供应学生等食品安全事件,持续引发社会舆论热议,暴露出基层校园餐管理中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职责履行不力等问题依然突出。
学生的“盘中餐”承载着家长的深切关切,绝不能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严”字当头,还需织密制度网,《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明确提出聚焦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通过细化操作规范与技术标准,推动校园食品安全治理和膳食经费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餐餐安致力于用数字化手段守护食品安全,我们始终认为,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屏障,关键在于落实执行。在全面落实校长、教师、食堂管理人员、家长代表和学生共同参与就餐监督的基础上,需进一步构建供校食材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体系中的应用,推动学校食堂实现智慧化升级改造,切实保障学生用餐安全与质量,真正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